2022年12月1日是第35個“世界艾滋病日”,今年宣傳活動的主題是“共抗艾滋,共享健康”。

一、艾滋病是什么?
艾滋病的醫學全稱為“獲得性免疫缺陷綜合癥”(AIDS),由人類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引起。艾滋病毒侵入人體后,主要侵犯人體免疫系統中的CD4+淋巴細胞,并會在體內不斷復制,逐漸破壞人體免疫功能,引起各種感染和腫瘤等。
二、“世界艾滋病日”的由來
為提高人們對艾滋病的認識,世界衛生組織于1988年1月將每年的12月1日定為“世界艾滋病日”,號召世界各國和國際組織在這一天舉辦相關活動,宣傳和普及預防艾滋病的知識。
標志:紅絲帶。
三、艾滋病的傳播途徑
(一)性接觸傳播
性接觸傳播是艾滋病最主要的傳播途徑。
(二)血液傳播
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及病人的血液、精液、乳汁、傷口滲出液中含有大量的艾滋病病毒,具有很強的傳染性。共用注射器吸毒、新鮮傷口接觸到被HIV污染的血液及血液制品、使用受污染的器械注射、針灸、拔牙、紋身、穿耳這些情況都是存在感染艾滋病病毒的風險的!
(三)母嬰傳播
感染HIV的母親,在妊娠期間、分娩過程中或產后哺乳中將HIV傳染給下一代。
四、艾滋病預防措施
(一)堅持潔身自愛,不賣淫、嫖娼,避免婚前、婚外性行為。
(二)嚴禁吸毒,不與他人共用注射器。
(三)不要擅自輸血和使用血制品,要在醫生的指導下使用。
(四)不要借用或共用牙刷、剃須刀、刮臉刀等個人物品。
(五)使用安全套是性生活中最有效的預防艾滋病的措施之一。
(六)要避免直接與艾滋病患者的血液、精液、乳汁和尿液接觸,切斷其傳播途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