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7日上午,兩名90后造血干細胞捐獻志愿者在河南省人民醫(yī)院21樓采集室見面了,即將是許昌市第60例造血干細胞捐獻志愿者劉慧哲為采集室正在進行造血干細胞采集的第59例造血干細胞捐獻志愿者張福榮伸出了大拇指,“為你點贊!”

26歲的張福榮是一名退伍軍人,早在2018年,還在讀大學的他就經(jīng)常參加學校組織的無償獻血活動,他覺得用可以再生的血液挽救他人的生命是一件特別有意義的事情。在一次無償獻血和造血干細胞宣傳活動中,他知道了中華骨髓庫,在了解了造血干細胞捐獻知識后,當時20歲的他毫不猶豫的加入了中華骨髓庫,成為了一名造血干細胞在庫志愿者。

2019年2月,當時在部隊服役的張福榮曾經(jīng)與一名白血病患者初篩配型成功,但由于多方面原因,并沒有完成捐獻,他還有些許遺憾。誰知道在2024年4月,退伍回家的他接到許昌市紅十字會工作人員的電話,得知又有一名白血病患者與他的血樣初篩配型上了,他毫不猶豫的就答應下來,高分辨檢測、體檢,一切都進行的很順利,6月22日,他放下手中的工作,赴鄭捐獻造血干細胞。
“我覺得這點疼痛,相較于患者來說,根本算不了什么。”被問到采集的過程是否感到疼痛,福榮這樣說。張福榮多年來,一直堅持獻血,已經(jīng)累計獻血小板57次,114個治療量,為這個98年的大男孩點個大大的贊!
父親是一名醫(yī)生,可能是受家庭的影響,99年出生的劉慧哲從小的夢想就是立志成為一名像父親一樣的醫(yī)生,能夠救死扶傷、挽救生命,她懷揣著崇高的夢想考入了商丘醫(yī)學高等專科學校。2023年,她通過河南省基層人才工程醫(yī)學院校畢業(yè)生特招計劃,成為了禹州市淺井鎮(zhèn)中心衛(wèi)生院的一名口腔科醫(yī)師。在參加工作前,她積極參與無償獻血等社會公益活動,2020年,在一次無償獻血過程中,劉慧哲主動留下血樣加入中國造血干細胞捐獻者資料庫,自此成為造血干細胞捐獻志愿者。2024年5月,她接到許昌市紅十字會工作人員電話,得知自己與一名14歲白血病患者配型成功時,她毫不猶豫地選擇捐獻自己的造血干細胞,挽救與自己素不相識的患者。她說:“因為學醫(yī),也知道這種幾率很低,所以覺得當時的決定太正確了”。
6月26日,禹州市淺井鎮(zhèn)為劉慧哲舉行了赴鄭捐獻造血干細胞歡送儀式,許昌市紅十字會副會長崔獻勇,禹州市人民政府副市長、市紅十字會會長董向陽,禹州市衛(wèi)健委黨組書記、主任陳偉強,禹州市紅十字會副會長朱鈺,淺井鎮(zhèn)人民政府黨委書記王高偉,以及淺井鎮(zhèn)中心衛(wèi)生院的同事們,一起歡送慧哲,為她送上了最真誠的祝福,祝福她一路順風、捐獻成功。

7月2日,在河南省人民醫(yī)院21樓的造血干細胞采集室,劉慧哲將為一名14歲的少年捐獻造血干細胞,成為許昌市第60例成功捐獻造血干細胞捐獻志愿者。
98年、99年,兩名90后為我們樹立了一個榜樣,他們都是超級英雄,用無窮無盡的能量幫助他人,挽救生命,在這條愛心戰(zhàn)線上,越來越多的90后、00后成為了主力,他們用愛心幫助更多有需要的人,盡一“臂”之力為生命續(xù)航。
一顆愛心,一袋熱血,便能延續(xù)“生命的種子”,重燃了血液病患者的生命。近年來,許昌市紅十字會不斷加強無償獻血和造血干細胞捐獻宣傳工作,積極倡導無償獻血、高尚利他的捐獻理念,通過多種形式提高廣大群眾對造血干細胞捐獻的認知度和參與度,有力推動了這一愛心事業(yè)不斷前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