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7月22日,在河南省腫瘤醫院造血干細胞采集室,經過3個小時的采集,張志淵為一名7歲白血病患兒捐獻了近200毫升造血干細胞混懸液,實現了一場愛的生命接力。

2012年5月,剛到許昌市建安區靈井鎮中心衛生院工作的張志淵在一次無償獻血活動中加入了中華造血干細胞捐獻者資料庫,成為了一名造血干細胞捐獻志愿者。12年來,他信守承諾,從未改變過自己的捐獻意愿。2024年6月3日,許昌市紅十字會通過電話告知他與一名白血病患者初配成功,問他是否愿意為這位病人做造血干細胞移植時,他答應的特別爽快。他說,作為一名醫務工作者,很早就對造血干細胞捐獻知識有一定的了解,當時也是打定主意要完成捐獻才加入了中華造血干細胞捐獻者資料庫,入庫10多年了,就等這個電話了。
“如果通過我的捐獻能拯救一個人的生命,那該是多么有意義的事情!”張志淵的妻子是他的同事,也是一名醫務人員,當她知道丈夫要捐獻造血干細胞后,非常支持他。
因為患者病情比較緊急,從6月3日初篩到7月22日捐獻,僅僅用了50天。張志淵成為河南省第1409例、許昌市第61例造血干細胞捐獻。

躺在采集室里,他向許昌市紅十字會的工作人員說:“以后我去做志愿者吧,用我的醫學知識和親身經歷,宣傳造血干細胞捐獻,告訴更多的人,捐獻造血干細胞對身體不會造成傷害,呼吁越來越多的人加入造血干細胞捐獻志愿者隊伍中來。”
許昌市紅十字會副會長崔獻勇介紹:截止目前,全市共有6944名志愿者加入中華骨髓庫,僅衛健系統就有2000余名志愿者采集血樣加入中華造血干細胞資料庫,已成功捐獻造血干細胞61例中,有19例來自衛健系統,充分彰顯了全市衛健人大愛無疆、無私奉獻的精神,體現了新時期許昌人的風采和風貌,是我們學習的榜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