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年5月12日是中國第13個全國防災減災日,主題是“防范化解災害風險,筑牢安全發展基礎”,5月8日至14日為防災減災宣傳周。國家減災委員會辦公室印發通知,對做好2021年全國防災減災日有關工作作出安排部署。”
〔01〕全國防災減災日
全國防災減災日是經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批準而設立,自2009年起,每年5月12日為全國防災減災日。一方面順應社會各界對中國防災減災關注的訴求,另一方面提醒國民前事不忘、后事之師,更加重視防災減災,努力減少災害損失。
防災減災日的圖標
以彩虹、傘、人為基本元素,雨后天晴的彩虹韻意著美好、未來和希望,傘的弧形形象代表著保護、呵護之意,兩個人代表著一男一女、一老一少,兩人相握之手與下面的兩個人的腿共同構成一個“眾”字,寓意大家攜手,眾志成城,共同防災減災。整個標識體現出積極向上的思想和保障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之意。

紀念日由來
2008年5月12日,一場有著巨大破壞力的地震在四川汶川發生,造成重大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為進一步增強全民防災減災意識,推動提高防災減災救災工作水平,經國務院批準,從2009年開始,每年的5月12日定為“全國防災減災日”。

設立意義
設立“防災減災日”,既體現了國家對防災減災工作的高度重視,也是落實科學發展觀,推進經濟社會平穩發展,構建和諧社會的重要舉措。
通過設立 “防災減災日”,定期舉辦全國性的防災減災宣傳教育活動,有利于進一步喚起社會各界對防災減災工作的高度關注,增強全社會防災減災意識,普及推廣全民防災 減災知識和避災自救技能,提高各級綜合減災能力,最大限度地減輕自然災害的損失。
設立目的
設立中國的“防災減災日”,一方面是順應社會各界對中國防災減災關注的訴求,另一方面也是提醒國民前事不忘、后事之師,更加重視防災減災,努力減少災害損失。國家設立“防災減災日”,將使中國的防災減災工作更有針對性,更加有效地開展防災減災工作。
〔02〕今年全國防災減災日有關工作
2021年5月12日是中國第13個全國防災減災日,主題是“防范化解災害風險,筑牢安全發展基礎”,5月8日至14日為防災減災宣傳周。國家減災委員會辦公室印發通知,對做好2021年全國防災減災日有關工作作出安排部署。
通知要求,各地區、各有關部門要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防災減災救災重要論述精神,高度重視、精心組織好全國防災減災日各項工作。要緊緊圍繞“防范化解災害風險,筑牢安全發展基礎”主題,加大宣傳教育力度,通過網絡公開課、新媒體直播、在線訪談等多種形式,面向社會公眾普及各類災害事故知識和防范應對基本技能,提升全民災害風險防范意識和能力。要不斷強化安全發展理念,聚焦風險源頭管控,深入開展災害風險隱患排查治理。要筑牢安全發展基礎,加快推進防災減災救災“十四五”規劃編制和重點工程建設,加快提升多災種和災害鏈綜合風險防控能力。要加強災害應急準備,建立健全基層應急物資保障體系,強化基層應急力量培訓,有力有序有效應對各類災害。要修訂完善應急預案,廣泛開展防災減災救災演練和技能培訓、技能練兵等活動,提高災害應急能力。
通知強調,要充分認識做好新形勢下災害風險防范化解工作的重大意義,加強組織領導,加大宣傳解讀,牢固樹立底線思維和風險意識,堅持關口前移,加強災害防治能力建設和災害風險隱患排查整治力度,從源頭上防范化解安全風險,持續筑牢安全發展基礎,為迎接建黨100周年提供有力安全保障。
〔03〕防災減災安全知識







2 1 2 下一頁 尾頁 |